电商“假低价”陷阱需要法治填坑
来源:东方网    时间:2023-07-05 16:22:51


(资料图)

近来,不少消费者反映网购时遭遇商家设置的假低价陷阱,稍不注意就可能上当。日前,深圳市消委会对19家电商平台开展线上体验调查。通过对商品搜索页、商品详情页、下单勾选页面、订单付款页面、用户评价等页面及信息的查阅,发现11家平台存在低价诱导问题。(7月4日《工人日报》)

价格是网络购物时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关键因素。看到价格便宜的商品,许多消费者都会情不自禁地点进去。然而,眼见不一定为实,一些电商平台商家抓住消费者价格偏好,在价格方面做“文章”,通过各种形式设置虚假低价信息,吸引诱导更多消费者点击浏览和购买。在深圳消委会的调查中,19家电商平台有11家平台存在低价诱导,占比近六成,这个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。

一言蔽之,商家玩的就是偷换概念、以偏概全的技俩,用配件、装饰的价格来代替整件商品的价格。比如,某平台某款剃须刀详情页标价为0.58元起,而实际最低价0.58元对应的商品只是为一条数据线。某款衣服标价9.9元,点进去才发现卖9.9元的只是衣服上的一个小配饰。凡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“假低价”而给消费者制造一种“便宜”的假象。消费者以为“捡漏”捡到了宝,点开后则发现上当受骗。而不管消费者最终是否下单,商家引流的目的已经达到。

电商设置“假低价”陷阱,不仅有失商业道德,更涉嫌违法。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明确规定: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、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。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、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。根据规定,经营者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,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,还将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改正,警告,没收违法所得,处以罚款。情节严重的,责令停业整顿、吊销营业执照。然而,近年来,“假低价”陷阱屡见不鲜,近乎成为电商潜规则,但鲜有商家因此受到查处,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少数商家的侥幸心理。

电商“假低价”陷阱需要法治填坑。首先,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违规行为,对于假低价、真诱导的商家严肃处理。其次,消费者要提高维权意识,在遭遇“假低价”陷阱后不能默默忍受,而要积极向电商平台和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,对违规商品或信息下架或调整。此外,电商平台要聚焦网络购物价格不真实、不合理等痛点,在加强技术升级与人工巡查,开展专项治理的同时,更要从源头规范商家经营行为。比如,明确要求商品和配件必须分成两个页面销售,不能混为一谈,这样一来,商家就不能再拿配件的低价为幌子忽悠消费者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精彩推荐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中卫浴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